01.
英國女王獲得的狗名叫戰利品,他從何處被劫掠而來?(p11)
A 圓明園
B 皇家獵場
C 皇室專用動物園
D 馬戲團
02.
於圓明園被劫掠來的狗,戰利品,是因為何場戰爭而被掠奪?(p11)
A 英法戰爭
B 八國聯軍
C 英法戰爭
D 中法戰爭
03.
在十九世紀,歐美國家靠著何種東西可以在全球大展手腳?(p12.)
A 砲鑑
B 豐富人力
C 國與國的互助關係
D 王的野心
04.
「回顧愈遠,就能前瞻愈遠」,這句話是誰講出來的?(p13.)
A 邱吉爾
B 麥克阿瑟
C 林肯
D 華盛頓
05.
當英格蘭的天空飄起第一道工廠黑煙,可預知何事將要發生?(p13.)
A 西方即將稱霸
B 英格蘭將提高全民福利
C 英格蘭平民興起
D 歐洲他國向英格蘭俯首稱臣
06.
在歐洲眾多史學教派同時研究西方憑甚麼,而其中的文化派認為歷史可追溯到何時?(p14.)
A 孔子
B 冰期結束
C 隋朝結束五胡十二國
D 宋朝一統中國
07.
在日本,何種運動翻譯法國啟蒙運動以及英國自由主義的經典成日文?(p15.)
A 文明開化
B 明治維新
C 自強運動
D 太陽花運動
08.
馬克思認為是何種原因造成東方一直無法贏過西方?(p15.)
A 政治
B 人口
C 地形
D 資源
09.
在15世紀初,中國誰帶領著比西方更為先進的艦隊探索海域?(p16.)
A 鄭和
B 馬偕
C 哥倫布
D 弘歷
10.
為何中國無法繼續航行於海洋?(p16.)
A 中國中央集權 皇帝權利過大
B 沒有經費
C 欠缺技術
D 對大海的恐懼
11.
加大戴維斯分校社會系傑克·葛斯通主張為何西方能邁向工業革命?(p19.)
A 打破傳統
B運氣佳
C 科學技術遙遙領先他國
D 務實的個性
12.
英國早期蒸汽機燒的是木柴,後來找到何種替代方案,效率更佳?(p20.)
A 煤礦
B 石油
C 天然氣
D 瓦斯
13.
筆者認為要如何找到西方憑甚麼的答案?(p21.)
A 檢視人類全史
B 聚焦現代
C 聚焦古代
D 先聚焦遠古 再一躍與現代
14.
作者認為,要解答西方憑甚麼,需要畫出何種圖?(p23.)
A 歷史走勢圖
B XY圖
C 人類發展全圖
D 英國皇室族譜
15.
生物學讓我們看清,人類本質是啥?(24.)
A 聰明的大猩猩
B 聰明的阿米巴原蟲
C 聰明的鯨魚
D 聰明的大象
16.
人腦大又快,皺摺又多,利於何種行為?(25.)
A 思考
B 打獵
C 採果
D 睡覺
17.
“軟弱的家鄉養出軟弱的人“此話出至歷史學之父,而此人名字為何?(p27.)
A 希羅多德
B 阿基米德
C 弗洛伊德
D 阿基里斯
18.
耶魯地理學者艾思沃·亨丁頓提出何者會影響成就的偉業?(p27.)
A 居住位置
B 背景
C 經濟
D 人脈
19.
本書作者認為冰期結束後有幾個地方特別繁榮,稱為“核心”,哪時作者認為有幾個核心?(p.28)
A 7
B 6
C 5
D 8
20.
古時濱臨大西洋,而遠離精華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大缺點,為何到了近代變成了大優點?(p30.)
A 不可橫越的大西洋已可橫渡
B 美索不達米亞沒落
C 某國軍隊在美索不達米亞大肆掠奪,而對當時濱臨大西洋的國家不感興趣
D 可獲得眾多漁獲量
21.
為何作者認為每個核心最先進的地方會隨時間移動?(p30.)
A 原先重要的環境因素過了一段時間可能變得不重要,而原先不重要的因素則相反
B 板塊推擠
C 火山噴發機率高
D 海嘯頻繁
22.
作者認為歷史走勢的輪廓是由何種學說的法則決定?(p32.)
A 生物學與社會學
B 生物學與地理學
C 地理學與社會學
D 文學與桌遊
23.
由遠近馳名的李基夫婦發現了人類遠祖,名字為?(p36.)
A 能人
B 猿人
C 小人
D 人人
24.
能人在180萬年前被何種生物取代?(p38.)
A 新種人猿
B 山頂洞人
C 科學怪人
D 舊種人種
25.
大多數古人類學家將180萬年前非洲演化的新物種稱為?(p42.)
A 直立人
B 矮人
C 爬行人
D 新種人
26.
專家注意到直立人在非洲與東亞出土頭骨有微妙差異,產生懷疑因此創造出新學名為何?(p42.)
A 匠人
B 工人
C 巧人
D 聰人
27.
歐洲發現最古老的人猿是在那個國家發現?(p45.)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格蘭
D 法國
28.
於西班牙發掘到的古老人猿名叫?(p45.)
A 先驅人
B 後驅人
C 無驅人
D 早驅人
29.
古時何種人猿與北京人相同會同類相食?(p47.)
A 尼安德塔人
B 日耳曼人
C 春日部防衛隊
D 臭屁屁外星人
30.
古時有何種人猿可展現出人性?(p48.)
A 尼安德塔人
B 直人
C 人人
D 性人
31.
眾所皆知,DNA一向是生物一死便會分解,下列何種人猿DNA曾遺留下來而被採集成功?(p49.)
A 尼安德塔人
B 直人
C 氧人
D 濡人
32.
遠古時期的人猿多久前第二次出走非洲?(p56.)
A 7萬年
B 50萬年
C 5000年
D 1000年
33.
遺傳學家如何回溯出最晚近的共祖?(p59.)
A 看粒線體DNA
B 看精子DNA
C 看卵子DNA
D 看體內RNA
34.
目前遺傳學家公布今人最晚近的女性共祖來自哪一州?(p60.)
A 非洲
B 美洲
C 亞洲
D 歐洲
35.
在智人離開非洲後,氣溫開始驟降,平均氣溫與現在相差攝氏幾度?(p63.)
A 10度
B 15度
C 5度
D 20度
36.
為何史前壁畫在15000年前左右式微?(p65.)
A 氣溫爬升,離開原本居住位置
B 顏料耗盡無法作畫
C 氣候嚴峻,已無餘力作畫
D 創意枯竭
37.
史前壁畫又在何時完全消失?(p65.)
A 13500年前
B 21500年前
C 11000年前
D 23000年前
38.
公元前17000年前,地球暖化讓海平面升高幾公尺?(p68.)
A 12m
B 20m
C 25m
D 10m
39.
為何到了13000年前人類已可到達美國?(p70.)
A 全球暖化
B 冰河時期
C 火山爆發
D 氣候極端變化
40.
作者認為的幸運緯度區是指歐亞洲緯度幾度之間?(即冰河時期結束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p70.)
A 15°S到20°N
B 30°N到50°S
C 20°N到赤道
D 23.5°S到赤道
41.
中國在公元幾年前開始製陶?(p71.)
A 16000年前
B 20000年前
C 30000年前
D 6000年前
42.
定點群居最明顯跡證出現在考古學家所謂的丘陵兩翼,而丘陵兩翼又位於何處?(p71.)
A 亞洲西南
B 美洲北部
C 非洲西北
D 歐洲東北
43.
為何在人類定點生活後,小型的家鼠已經取代了大型鼠?(p73.)
A 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 太大反而容易成為目標
B 小型鼠開始被人類豢養
C 大型鼠與小型鼠打仗並且輸了
D 大型鼠遭遇瘟疫
44.
何處在西元11000年前已有播種稞麥的技術?(76.)
A 亞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歐洲
45.
在西元前10800到9600年前美國又暫時退回冰河期,地質學家將此期稱為?(p.77)
A 新仙女木期
B 新冰河期
C 第二次冰河期
D 地球末日
46.
世界已知最古老穀倉位於哪裡?(p.82)
A 約旦
B 美國
C 印尼
D 台灣
47.
公元前4000年出現了農業上的大進步為何?(p.83)
A 用牛犁田
B 發明割草機
C 有肥料概念
D 滴管技術發明
48.
在公元前8000年以後,人們把自家祖先埋在哪裡?(85.)
A 房子地下
B 附近墓園
C 村中大樹根部
D 農田
49.
為何在公元前7000年發現的女性遺骸有著明顯的腳趾關節炎?(87.)
A 因長跪磨碾穀物
B 常搬重物
C 粗重工作皆交予女性
D 女性無人權
50.
為何在古代農耕可以取代採獵?(p89.)
A 人類可從植物獲得能量大增
B 無人想出去採獵
C 有野獸怪蟲在外形成威脅
D 農耕更加輕鬆
51.
哪時的人類如何發洩多餘的能量?(p.90)
A 交媾
B 群毆
C 械鬥
D 辯論
52.
何處移民將農耕傳入歐洲?(p.92.)
A 亞洲
B 美洲
C大洋洲
D 非洲
53.
卡瓦利斯福札算出西亞移入的農耕者站歐人DNA幾%?(p93.)
A 30%左右
B 50%左右
C 70%左右
D 90%左右
54.
公元前5000年,何處高原也發展出農業?(p96.)
A 祕魯
B 法國
C 德國
D 英國
55.
作者認為“西方”一詞定義為何?(p97.)
A 丘陵兩翼傳承下來的所有社會
B 中國以西
C 歐洲
D 歐洲及美洲和非洲
56.
而作者認為“東方”定義為何?(p97.)
A 中原華夏傳承下來的所有社會
B 中國以東
C 亞洲
D 東半球
57.
賈瑞·戴蒙認為為何丘陵兩翼可以早幾千年發展農業?(p97.)
A 地理位置太好
B 人種聰明
C 運氣好
D 氣候變遷不大
58.
中國在公元5000年前由獵轉耕最大的跡證為何?(p102.)
A 工具的改變
B 肥料的出現
C 已無動物出土
D 植物出土
59.
張光直主張,中國最早的權勢階級為何?(p103.)
A 巫
B 醫
C 嫗
D 母
60.
中國最早的書寫系統大約位於西元幾年前?(p103.)
A 1000年前
B 3000年前
C 5000年前
D 10000年前
61.
本書利用明確的歷史探討,以及多樣學說比對方式,把完整一幅歷史走向圖呈現在讀者面前,可看出作者學識淵博以及對歷史獨特的觀點,而又有什麼獨特的觀點可以解釋西方憑甚麼?請就讀完此本書的內容,說出屬於自己西方憑甚麼的答案。
62.
本書一開始即探討人類學,考古學的重要,並且利用此兩種學說解釋了西方憑什麼優於東方及比較兩者的起源以及探索人類的文化,而這兩種學說又有何種用處可以用於生活之中,讓這兩種學說溶於生活,請就你的觀點寫出想法。
更新時間:2019-09-03 15:13:18|點閱次數:641